• 三地自主定價試點全面覆蓋,利好誰?又考驗了誰?

    2018-11-06 嘉誠保險 685

        廣西、青海、陜西三地商業車險自主定價工作已開展半年有余。據悉,三地目前均已完成改革試點工作的全面覆蓋,所有保險公司都完成了新產品的系統切換并順利出單。 

        試點工作給行業帶來哪些變化?利好誰?又考驗了誰?車老師今天來談一談。

    一、保費降幅大,車主受益

            

    嘉誠保險服務

        商業車險保費=基準保費*費率調整系數。其中基準保費=純風險保費+附加費用;費率調整系數主要包含自主核保系數、自主渠道系數和無賠款優待系數(NCD系數,根據投保車輛歷史出險情況確定)三個系數。

            上述純風險保費、NCD系數由中保協牽頭測算并制定,各保險均相同;而自主核保和自主渠道兩個系數則由保險公司根據自身賠付成本和渠道成本測算確定,是反映主體經營差異最大的兩個因子,也是保險公司調節商車險費率最關鍵手段。

             三地試點,不僅一些險種的純風險保費較之前下調,自主折扣系數也降至最低0.3,對比試點前陜西的0.6375、青海和廣西的0.5625,僅此一項,保費的最大可能降幅就超過50%

            下面,我們以一輛連續三年未出險的寶馬528i GT私家車按同一車價及險種組合在不同公司投保為例,來看看試點前后部分險企的保費差異:

    保險金額

    試點前

    某公司

    試點后

    公司A

    公司B

    公司C

    公司D

    合計折扣系數

    0.3375

    0.3808

    0.3856

    0.2925

    0.2197

    車損險 

    3769.95

    3833.78

    3881.96

    2944.81

    2,211.88

    三者險100

    704.03

    241.09

    248.85

    185.18

    139.09

        上表可以看出,試點后私家車三者險純風險保費有較大幅度下降。此外,試點后各保險公司的整單折扣系數均有所差異(最大超過0.17),整單保費在保險公司之間的最大差異也接近50%。這充分說明車險差異化競爭時代已經來臨,車主保費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自由選擇保險公司進行投保并得到更多優惠。      

    二、優質車主面臨更多選擇和利好

           我們知道,保險公司自主定價必然依據其業務數據的精算邏輯,尤其是基于總部風控系統下的定價模型來制定。風險定價模型簡單理解就是把車輛風險(從人、從車)跟保費價格按精算邏輯進行合理匹配,風險對價的結果必然是“低風險低保費、高風險高保費”。

           所以,對于出險次數少、駕駛行為習慣好的車主來說,保險公司必將通過個性化、差異化的定價方式給予優質車主更多保費優惠。當然,車主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留或通過其他方式轉嫁風險,比如說針對車輛價值不高或使用年限較長的車輛,僅投保商業三者險。自留車損風險可能將是越來越多車主的選擇。而目前商業三者險保費的大幅下降,也使車主主動投保高保額三者險的意愿加強,從而使車主獲得更高保障。

            隨著車險費率市場化,創新產品也在不斷推出。比如說里程保(UBI車險),對于車輛使用頻率低和行駛里程少的車主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

           同時,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客戶忠誠度,保險公司還將會把更多的資源和費用投入到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及優化風險管控中,在助推行業良性發展的同時,讓優質車主享受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務。

    三、中介洗牌進一步加快

           保費的降低必然帶來手續費的下降,手續費的下降必然使中介機構和代理人的收入減少。加之部分保險公司直投市場的費用與投放中介機構的費用基本一致,這令許多收單型中介機構和代理人的業務難以為繼。盡管部分保險公司也通過暗補方式增加對中介機構的投入,但該部分費用產生的市場作用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效地轉化為出單量。據了解,部分代理公司業務員流失嚴重,業務同比下降厲害。在陜西,多家中介機構結成聯盟抱團取暖,哪家機構費用高業務出到哪家。

           市場變化促使保險中介的轉型和洗牌進一步加快。眾多之前以車險業務為主的中介機構已經或準備開始觸及壽險業務。但是產險中介轉型壽險又豈是容易之事,若照搬產險中介經營模式,最后也將面臨與今天同樣的結局。而部分實力較強的中介機構瞅準時機開始利用這個市場低迷期強化內部管理,力爭進一步降本增效,比如說打造基于集中管控模式的出單作業中心、統一結算中心等。還有的中介機構還通過整合汽車美容、洗車等后市場資源搭建售后服務體系,希望能夠給自己的代理人和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四、保險公司面臨回溯檢查的監管風險

    嘉誠保險服務


            81日起生效的商業車險手續費上限的“行業自律”,符合規范險企市場行為,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客觀需求。大多數保險公司也希望借助57號文“報行合一”的東風徹底終止費用戰,達到費用的真實可控。但截止目前為止,“行業自律”在全國范圍內的執行情況并不樂觀,在試點三地也不例外。比如廣西交強險費用突破40%、商業險費用超過30%。按常理,三地保費絕對價格水平的大幅降低應該會抑制市場費用投入的沖動,但事實上不少公司仍然進行高費用競爭,只是程度略有降低、手段更為隱蔽。這充分說明靠費用搶占市場還是當前保險機構的主要競爭手段,未來趨勢如何發展,有待觀察。

            但57號文“報行合一”中明確規定,保險公司不僅要明確報送手續費,還將在此后面臨監管部門的回溯檢查。所以我們推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將有更多的機構和人員面臨監管的檢查和處罰;部分保險機構也可能承擔因違反“報行合一”被要求重新報送車險產品的風險。

        五、暫時的高費用競爭必將走向終結

            長期以來,手續費競爭亂象是將行業車險業務陷入惡性競爭泥沼的罪魁禍首。考驗保險公司自主定價能力的關鍵在于風險定價的準確性和經營成本的控制能力,險企必須通過優化價格端的風險定價模型來參與市場競爭。目前試點三地的車均保費大幅下降,無論從險企自身的經營角度出發還是監管要求,試點三地暫時的高手續費將不具有可持續性,暫時的高費用競爭必將走向終結。

        六、保險科技將成為自主定價的核心競爭力

            前述提到,三地試點后同一車輛在不同險企的保費差距較大,體現了各家險企自主定價模型的不同,但實現完全的自主定價和差異化競爭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自主折扣系數是否可以突破0.3的低限?車險自主定價因子所體現的從人、從車因素還比較有限,行駛里程、駕駛員行為習慣、違法記錄等尚未納入自主定價范圍。

            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保險公司的風險定價能力及數據收集能力。這一趨勢同時對于保險公司的風險定價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保險科技在銷售端的應用逐漸走向成熟,但保險科技在風險定價或者承保端的應用還是一個痛點。而保險公司在“苦練內功”的同時,也求助于外部大數據公司的力量,提供包括風險評級、純風險損失預測以及定價三個環節的核保風控服務,這將為保險科技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壽險產品
    公司地址
    九九热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