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愈后,會不會影響我們以后的投保?
這是一篇硬核研討文章,歡迎大家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我們的生活及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通過這次疫情,相信很多人對于生老病死、對于傳染病,都會產生新的看法。
我們堅信,疫情最終肯定會過去,我們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復正軌。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這么大,有的朋友可能確診了,有的朋友可能疑似了,他們以后真的“再與保險無緣”了嗎?
綜合小編查閱的資料、與醫生同學以及幾位核保員的溝通情況,匯總寫出這一篇文章,僅供各位參考。

新冠病毒在核保員眼里是什么?
簡單用一個詞來總結:傳染病。
國家衛健委已經將新冠肺炎納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艾滋病、狂犬病、甲型H1N1流感、肺結核,還有非典等等,都是屬于乙類傳染病。
因為新冠肺炎被列為乙類傳染病,所以,即便是過了2年、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后,買保險也需要告知(SARS也同樣)。

對于傳染病疾病史的核保基本思維
1、 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發病的時間距離核保申請的時間,是否病情已經穩定且已經可以評估健康情況。
2、 傳染病是否已經治愈,有無復發風險,是否導致后遺癥,是否會變成慢性疾病長時間影響健康情況。
3、 傳染病病史,是否會增加出險的風險。(如對于壽險是否會增加死亡的風險;如對于重疾險是否會增加重大疾病發生的概率)。
根據以上的審核思維,我們再結合一些常見的傳染病,看看核保處理是怎樣的。
一、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種常見的流感病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急性的傳染病,而且感染后的癥狀主要是表現高燒咳嗽,可伴有肺炎發生。一般在發病3-5天后可逐漸緩解。大部分患者癥狀較輕,短期可治愈,無并發癥。部分年老、慢性病患者可能會引起并發癥,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甲型流感是常見的傳染病,大部分人病情較輕,可完全治愈,無慢性化,預后好。因此一般不會增加壽險、重疾險的出險風險。對于核保審核,只要甲型流感已經治愈,一般能正常承保。
二、SARS非典型肺炎
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為一種由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輕型患者臨床癥狀輕。重癥患者病情重,易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在治療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時,因為間質性肺炎病情很重,會造成病人呼吸困難,所以就采用了大劑量的激素治療來緩解病人的癥狀。因此,當病人痊愈后,大劑量使用激素所引起的后遺癥也就逐漸出現了,比如說有一些病人出現了骨質疏松或者股骨頭等關節的壞死。這都是大劑量使用激素以后造成的后遺癥。另外,非典疾病本身所造成的間質性的肺炎也會造成呼吸功能的損傷,所以很多病人經治療后還會遺留下呼吸功能受損、肺部纖維化的后遺癥。
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通過病例分析,已治愈后無復發情況。由于疾病及治療原因,會導致較多后遺癥出現。因此核保重點在于評估后遺癥對于被保險人的健康以及出險風險的影響。而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疾病情況差異較大。例如被保險人有肺纖維化的后遺癥,已經明顯會影響到重疾險及壽險的出險概率,因此核保審核中拒保情況多見。也有患者因大量使用激素,導致骨質問題,從而影響承保。如果被保險人既往的病史是輕癥的非典型肺炎,無后遺癥,保險公司在審核被保險人的病歷資料后,也有標準體通過的可能性。

對本次新冠肺炎的核保思考
國家衛健委對新冠肺炎患者,目前是有非常明確的臨床分型:
1、輕型
臨床癥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
2、普通型
發熱、呼吸道等癥狀,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的
3、重型
呼吸窘迫,RR≥30次/分;靜息狀態下,指氧飽和度≤93%;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
4、危重型
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出現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護治療。
不同臨床分型使用的治療手段也不同,所以是否會影響未來買保險這件事,關鍵是看患者處于什么分型,用了什么治療手段,會不會因此留下后遺癥。
臨床定義為輕度或者普通型患者:
按照目前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解讀》,醫護人員基本會按照“抗病毒”的治療方式來治療。
“在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基礎上,增加“或可加用利巴韋林”。同時,要注意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相關腹瀉、惡心、嘔吐、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以及和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 摘錄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解讀》
臨床定義為重型或者危重型患者:
如果已經達到了重型或者危重型的臨床狀態,出現了大量病毒病灶(如:毛玻璃樣結節、滿肺白影),這時候我們的醫護人員就必須使用上比較「嚴厲」的治療手段和藥品。
例如我們之前聽到抗艾滋病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商品名“克力芝”)」,不過,使用這種藥物后,即便新冠肺炎被治愈了,也有可能留下肝、腎功能損傷、免疫力下降嚴重等后遺癥。
另外,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還可能會使用激素或強效抗病毒藥做治療,例如糖皮質激素,這種藥雖然有效,但可能會留下“腎功能受損、骨質疏松、骨頭壞死等”后遺癥。
所以,對于輕度或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患者,跟我們已知的普通肺炎并沒有什么兩樣,治療方式也很類似,所以康復后買重疾險時,只要已治愈滿3個月,并且無任何后遺癥或并發癥或其他身體疾病,一般可以標準體通過。
買醫療險時,核保會嚴格些,最好是在康復6個月(復查胸片無異常、未留下后遺癥或并發癥)以后再投保,如果沒有留下后遺癥或并發癥,大概率可以“標準體承保”。
而對于重型及危重型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康復后,核保也會特別嚴格仔細,雖然不能說死一定買不了(重疾險、醫療險、壽險),但是通過核保的概率,估計不會太高。

實際核保案例
下面分醫療險和重疾險兩類保險,小編分別舉例看看目前核保情況。
醫療險
醫療險對被保險人的健康要求高于重疾險。而且現在有些保險公司的醫療險產品智能核保數據庫,已經增加了對“新冠肺炎”的審核。

圖中所示,是兩款百萬醫療險的核保情況,代表了醫療險對新冠肺炎智能核保的兩大結論。
1、6個月內投保,直接拒保
在沒有其它明顯并發癥和后遺癥,僅以肺炎進行審核的情況下,安聯臻愛醫療險如果是在6個月內投保,會被直接拒保。
2、除外責任
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則明確保險責任內排除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及其并發癥和后遺癥引起的治療。
重疾險
購買重疾險的健康要求沒有醫療險那么高,但是仍然會有一些限制。


從圖中所示的兩款重疾險產品來看,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了一些后遺癥,比如肺纖維化,往往是無法通過智能核保的。
如果沒有出現明顯后遺癥和并發癥,且已治愈至少3個月以上(有的要求6個月),未反復發作,那么就可以正常標準體承保。

確診新冠肺炎人群投保建議
投保重疾險、醫療險,如果是輕型或者普通型患者,且沒有反復發作,建議至少在治愈6個月以后投保,一般可以標準體承保。但如果是重型或者危重型患者,有明顯的后遺癥,那么大概率會被拒保。
如果是投保意外險,一般是沒有影響的。
如果是投保壽險,則需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壽險核保政策比較寬松,一般可以正常投保;但是有的壽險核保政策相對嚴一些,可能會因為某些并發癥或后遺癥(如肺纖維化)被拒保。
另外,在治療期間以及后續的康復檢查資料,建議全部都保留好,如果需要人工核保,這些資料都非常重要。
小編說在最后
朋友們,你們身邊有8萬確診新冠肺炎患者中的一位或者幾位嗎?
你們是否問過他們,是否后悔在健康時沒有配備足夠的保險保障?
我們常說,風險無處不在,為保人生平順,須晴時備傘、飽時備糧。
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建議朋友們聯系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好好梳理現有保障情況,適時為自己增加保障,讓人生風雨路走得更加篤定淡然。

喜歡本篇內容 請給我們一朵小黃花